患病山羊爱粘人 主人给刷毛时会咧嘴笑
07/31
09:18:13雄安媒体中心

微信公众号
乡村游秩序整治在行动丨统一运营 多元发展——雄安新区七间房乡实现生态保护与强村富民双赢
7月23日,走进雄安新区雄县七间房乡,只见碧波荡漾的白洋淀上,清洁能源动力船载着游客穿梭于盛开的荷花间;码头岸边秩序井然,船只按序排号等候八方来客……这幅生态与发展共荣的画卷,正是雄县七间房乡探索淀边旅游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白洋淀正值荷花盛开。雄安媒体中心董嘉琛 摄
乡村码头风光。雄安媒体中心苑赈轩 摄
“白洋淀的风景特别美,每年暑假我都喜欢带着孩子过来转转,有时候也和姐妹们一起来拍拍照,感觉心情格外舒畅。”游客刘秋贞坐在游船上,分享着此次出游的喜悦。
“我从2016年就从事旅游相关的工作了。”大树刘庄村民辛佩清刚从淀里上岸,“这几年随着加强码头规范管理、船只安全管理、规定游船线路与价格等措施实施,游客数量更多了,大家对我们的评价也越来越好了。”
游客乘船在淀上游玩。雄安媒体中心董嘉琛 摄
七间房乡位于雄县南部,11个行政村自南向北沿千里堤而建,1.8万亩白洋淀水域孕育了“长堤烟柳”“十里荷香”的秀美风光。
守着好水好景,怎么让乡亲们把旅游饭碗端稳、端牢?七间房乡展开了探索。通过建立“统一运营管理、分散服务创收”模式,游客服务中心、标准化泊位、智能售票系统等一应俱全。乡党委精选出5个基础较好的村成立旅游公司,171艘船舶纳入规范化管理。
在统一规范化管理之下,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、农特产品、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发展,真正实现强村与富民的双向共赢。
悬挂统一规范牌照的游船。雄安媒体中心董嘉琛 摄
运营方式的改变,为经营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。七间房乡通过两年多的创新实践,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提质增效。2024年数据显示,5个村集体公司每年接待游客11.6万人次,创造旅游综合收入374.48万元,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5.8万元。
“近年来,通过规范旅游管理与经营,七间房乡5个村集体公司实现了集体收入超50万元,平均每个村的集体收入超10万元。”雄县七间房乡党委书记车绍彬说。
如今的七间房乡,在守护好“华北水乡”的同时,也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,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新路径。
水鸟戏水。雄安媒体中心董嘉琛 摄
站在新起点,七间房乡正谋划更长远的蓝图:淀内严格限流,守护原生态;淀外拓展增量,建设文冠果园采摘区、打造“环淀休闲带”,发展特色民宿等。随着水质提升至Ⅲ类,“鸟中大熊猫”青头潜鸭在此安家,“长堤烟柳”重现诗意,“白洋夜月”也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白洋淀的保护力度,大力发展‘望淀经济’,持续推动白洋淀旅游迈上新台阶。”车绍彬说。(阙舟)